拿过英超金靴与助攻王的实力派,却不受英格兰重用,还总是被看衰
应朋友要求,聊聊安迪·科尔,这位斩获过不少荣誉却总是被看衰的实力派球员。
安德鲁·亚历山大·科尔,1971年10月15日出生于英格兰的诺丁汉郡。少年时代的他,集速度、力量、爆发、耐力以及灵活性于一身。除此之外,他踢球的态度也很端正,既愿意为队友们做球,也愿意通过大量的无球跑动来拉扯防线。
按理说,这种既有天赋、又有态度的年轻球员,应该被教练们看好才对。可是安迪·科尔这名球员呢,从小到大总是被看衰。按照球员本人的说法,当他还是个孩子,在阿森纳踢球时,大家并不相信他能进很多球。
时任阿森纳主帅乔治·格拉汉姆,也不看好安迪·科尔的未来。以至于,安迪·科尔为阿森纳效力数年之久,可他在正式比赛的出场次数,只有可怜的1次而已,还是替补出场。阿森纳放弃安迪·科尔的时候,那是一点都不犹豫。
不过,让阿森纳上下没有想到的是,被他们弃之如敝履的安迪·科尔,离队之后居然迅速崛起了。他先是在低级别联赛打出现象级的表现,然后被英伦老牌俱乐部纽卡斯尔招致麾下,并且委以主力前锋的重任。
等到1993—94赛季,安迪·科尔迎来了新的锋线搭档比尔兹利。尽管这时候的比尔兹利已经年过三旬,可是他的经验、意识犹在,不仅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踢球,还懂得指导身边的队友。安迪·科尔正是在比尔兹利的指点之下,踢出了一个梦幻赛季。整个赛季下来,安迪·科尔缴纳出了34粒联赛进球以及13次助攻的数据单,同时斩获英超金靴与助攻王。
这时候的安迪·科尔,尚未迎来自己23岁的生日呢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似乎都是前途无量的存在,应该会被纽卡视为非卖品才对。可实际情况却是,在安迪·科尔斩获英超金靴与助攻王的半年之后,也就是1994—95赛季的冬窗,他就被纽卡卖给了曼联。600万英镑的转会费用,再加上吉莱斯皮这个添头,直接让安迪·科尔成为了英超联赛的标王。
值得一提的是,纽卡将安迪·科尔卖给曼联的态度,就跟他们日后把卡罗尔卖给利物浦的态度如出一辙,都是觉得买家人傻钱多。坊间传闻,时任纽卡主帅基冈听到曼联具体报价的时候,他一度觉得弗格森疯了。因为在基冈看来,安迪·科尔的真实价值,应该在200万英镑到300万英镑之间……
继乔治·格拉汉姆之后,另一位英国名帅基冈,同样看衰安迪·科尔。哪怕安迪·科尔在基冈麾下,同时将英超金靴与助攻王的荣誉收入囊中,可他照样被基冈看衰,这就很有意思了。
不得不说,基冈的判断,确实有一定的道理。在安迪·科尔加盟曼联的前期,他的表现完全对不起他的身价。在安迪·科尔为曼联效力的第一个完整赛季,也就是1995—96赛季,他仅有11粒联赛进球入账。接下来的1996—97赛季,安迪·科尔的表现那就更加惨淡了,只取得了7粒联赛进球。
尽管进球不是衡量前锋实力的唯一标准,可是曼联主力前锋缴纳这种数据单,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。这一阶段的安迪·科尔,若是不被人看衰,那才是咄咄怪事了。甚至就连弗格森,照样生出过另请高明的念头。
在这种背景之下,曼联跟不少顶级前锋传出过绯闻。诸如阿兰·希勒、巴蒂斯图塔,曼联不仅接触过,还进行过谈判。只可惜,决定转会成败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,尽管曼联极具诚意,却未能引进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人。
等到1997年的夏天,曼联锋线的状况越发糟糕了。坎通纳的退役,让曼联的进攻线失去了主心骨。弗格森有意引进顶级前锋,却又一次受挫,只能请来当时已经32岁的谢林汉姆。
任谁都明白,谢林汉姆的实力比不上坎通纳。更为糟糕的是,谢林汉姆与安迪·科尔之间的关系极其糟糕,甚至传出过这两人在球员通道内产生冲突的传闻。这对貌合神离的搭档凑合着踢完了1997—98赛季,曼联痛失联赛冠军。
以弗格森的性格,自然会想办法改变。1998年的夏窗,曼联不仅将当时状态正佳的约克招致麾下,还想引进荷兰主力中锋克鲁伊维特。这位全能中锋当时正在为米兰效力,表现并未达到预期,不仅俱乐部愿意放人,球员本人也在谋求转会。但是,克鲁伊维特最终的选择,并不是弗格森执教的曼联,而是昔日恩师范加尔所在的巴塞罗那。
克鲁伊维特未能加盟曼联,却拯救了安迪·科尔的曼联生涯。按照当事人自己的说法,他当时已经被摆上了货架,克鲁伊维特去了巴萨,他才能留下来……
也就是说,这时候的弗格森,就跟昔日的乔治·格拉汉姆与基冈一样,同样不看好安迪·科尔了。只不过,弗格森未能引进心仪的克鲁伊维特,再加上当时的曼联锋线,一共只有科尔、约克、谢林汉姆以及索尔斯克亚这4名前锋。弗格森为了保证阵容深度,这才没有放弃安迪·科尔。
在这种背景之下,曼联开始了1998—99赛季的征程。在赛季初期的时候,安迪·科尔并未受到重用,时不时坐上冷板凳。但是,随着赛季的深入,弗格森发现安迪·科尔与约克搭档的效果最佳,这才扶正这对锋线组合。
这对搭档呢,其实颇为相似。他们都是那种既能自己破门得分、也愿意为队友送出妙传的球员。这两人凑在一起,很快就产生了化学反应,让英超诸雄乃至欧洲诸雄防不胜防。曼联在1998—99赛季斩获三冠王,安迪·科尔与约克都算是有功之臣。
只可惜,黑风双煞的无坚不摧,仅仅只持续了两个赛季而已。等到2000—01赛季的时候,这对搭档就没有了以往的犀利,反倒是谢林汉姆老夫聊发少年狂。
让人颇觉玩味的是,在98年夏天躲过克鲁伊维特的安迪·科尔,在01年夏天遇上了范尼斯特鲁伊,这位跟克鲁伊维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荷兰神锋。安迪·科尔完全竞争不过范尼,短短半年之后就做出了离队的决定,转会去了布莱克本。
之后的日子,安迪·科尔在不少俱乐部留下了自己的足迹,打入不少精彩入球,直到2008年才宣布挂靴。
说完安迪·科尔的俱乐部生涯,再简单聊聊他的国家队岁月。为什么是简单聊聊呢?倒不是说笔者不愿意细聊,纯粹就是他的国家队生涯乏善可陈。终其职业生涯,他一直不受英格兰重用,别说踢主力了,就连入选大名单都费劲。
英格兰为什么这么对待安迪·科尔呢?纯粹就是因为球员自己的表现不争气。身披英格兰战袍的他,一共参加了15场比赛,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强度不高的友谊赛。安迪·科尔缴纳的答卷却是,15场比赛1粒进球。担任过英格兰主帅的霍德尔,毫不掩饰自己看衰安迪·科尔的意思,吐槽他5次机会只能把握住1次,就可见一斑了。
纵观安迪·科尔的球员生涯,他同时将英超金靴与助攻王收入囊中的履历,以及帮助曼联勇夺三冠王的辉煌,足以证明他是实力派球员。但是,他在把握机会这一块,着实让人无语,直接导致他总是被看衰。
